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精品课程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建设 -> 精品课程 -> 正文

精品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发布日期:2018-06-20    发布人:刘晶   访问次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中文系方蔚老师的“一师一优课”。《中国古代文学二》也即《唐宋文学》开设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共 64学时

一、课程建设的总体思路

1、 课程建设观念的革新

人文课程,教学观念的革新可能比手段、技巧的运用更新要重要得多。这么多年,教育界虽然反复强调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培养其思维逻辑、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能力等等。但理论上的叙述,是需要在实践中真正领悟且落实到教学中去的。

《中国古代文学二》课程所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的欣赏阅读、文学史发展流变的认知与把握,也不仅是文学风格流派的理解与掌握,更重要的是课程应担负着传承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精华、通古察今的重要使命。在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审美的能力、思辨的能力,学生要学会的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一种精神的境界。  

2、 教学过程与方法的更新

在教学中,首先在教学态度上,必须平等、亲和、尊重、坦诚,师生间应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讨论。这样,才能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促使其发挥自己的个性,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门传统文学课程,要做到现代与传统相结合。 

现代与传统相结合,表现在教学观念上,要有现代意识,注重古为今用的创新性,引导学生跨越古典与现代的鸿沟。重视文学的社会性、人文学特征和经世致用的文学传统,多方位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实践,充分利用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为当代文化建设服务,使古代文学教学面向社会,面向未来。  教师适当用现代意识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合乎情理的阐释,激活作品的内在价值,利用现代哲学、美学观点研究古代文学,拉近古代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从而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取得育化心灵的效果。

现代与传统相结合,表现在教学手段上,需要有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课程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电影、动画、广播等多种教学资源为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知识含量等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板书在多媒体畅行时代,也需要保留,板书能给予学生新的视觉冲击、以及在缓慢中微妙的精神传承,以及记忆的强化。

一门传统课程,要重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在教学内容上,适度调整知识结构,适当增加一点趣味性的内容,以引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方法上,除采用讲授法之外,要多采用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研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结合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要重视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能力也不是空洞的道理、理论,而是在唐诗宋词的一字一句中的。

能力也是在读、背、听、说、写中一点一点积累的。

二、课程建设的具体做法

1、 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

传统唐诗宋词的解读,往往更关注意境美、文辞美,在大量的赏读、欣赏后慢慢去领悟文字的魅力以及作家的写作技巧、思想情感,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诗词的思想内容往往没有小说、戏剧反应社会问题深广、剖析人性深刻,也没有小说戏剧故事来得有趣生动。唐宋文学群星璀璨,名家名篇众多,故而内容繁多。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把握主要的文学发展脉络,让学生了解文学发展的流变,欣赏最经典的文学作品,同时不仅仅停留在品读文字美意境美上,而能够深化思想认识的深度、传承诗词中的文化与人文精神,是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度的调整的。

具体措施:

(1)将线索简化,重点勾勒文学发展的主要线索,以重点作家作品为主要内容,带动学生课后进一步思考与阅读,节省课堂教学时间,避免全面铺展,却都无法深入剖析的泛谈。

比如唐诗发展分初盛中晚四个时期,在讲授中需要着重让学生了解这分期首先是各时期作品风格上有比较明显差异,其次,这差异背后是时代文化的不同影响与烙印,其三,每一时期,有不同的作家作品代表。

(2)将重点突出。在简化线索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典型代表,对比分析各时期的不同,看时代如何在作家身上打上烙印,然而,对于有些作家作品就不在课程上讲授,而是布置给学生去阅读、思考,同样去理解这些作家作品上打着怎样的时代烙印。

了解唐代诗歌从初唐至盛唐、中唐、晚唐的风格流变及时代原因,则通过重点品读王维、李白、高适、岑参、杜甫、元白、刘柳、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优秀诗人的作品,理解其艺术风格与时代背景、个性特征等相关问题的联系,从而更好的解读社会、人性,感受文字的美、情感的美以及人性精神的美。

比如,王维主要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这一诗派重在表现自然山水、田园乡居生活,隐逸淡泊情怀,似乎从古自今差异不大,但其实从陶渊明、谢灵运到盛唐的王维,再到中唐的韦应物,直至后世,在共同的淡泊明静之下,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表现与思想内涵。陶渊明寄情山水的高洁超然、谢灵运借山水以消愁的物我分离体现出了不同的审美意识,而盛唐恢弘时代里的王维,其山水田园诗歌体现出了独特的明美蓬勃、静谧纯净的世界,这与其时代、个性、经历密不可分,而中唐的韦应物在文字清俊精致之下,却没有王维的空灵洒脱,体现着中唐文风里风味有余而骨气渐衰的特质。

(3)将知识融合。文学的发展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从四言古诗,到五言乐府,再到永明体、格律诗,诗歌有其成长的过程。整个文学史,也是一个人类从童年到青年到中年,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唐宋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前世的积累,也必为后世文学开启新的篇章。所以讲授中,不是将一个个时期、作家、作品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来讲授的,而是融汇的,是前后有发展有因革有流变的。

比如盛唐诗歌的繁盛是前世积累的结果,是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是文明繁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中国文化青春蓬勃的时代,所以需要讲清楚,前期有怎样的积累,当然也需要认识到后世又如何在此基础上变革。比如为另辟蹊径,中唐的元白为何会重坦易尚平实,韩孟为何要尚雄奇怪异之美?这些都是在前世基础上的革新。宋代诗歌则是在唐诗基础上企图寻找新的路径另立山头的表现。

宋词的发展也是从《花间》到《花外》的。从花前月下的“遣宾娱兴”到士大夫文人的思想情感艺术世界,也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的。故而,所有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有这样一种思想的贯穿,需要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去认知去理解,方可看到文字背后的时代、社会、人性。

(4)增加趣味内容。纯粹的学术介绍,或者赏读、品析,时间长了都会倦怠,尤其是现在被电子产品霸占的一代学生,他们的注意力太容易被分散,他们是在快餐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一代,没有一定的刺激性没有一定的娱乐精神,很难引起他们的关注。故而,内容的改革也是不可不行。

虽然有学者可能会质疑知识内容的减少,是不是教育放水的表现?可是与其一堂课内容引不起学生兴趣,让教学与学习分离,没有实际效果,还不如让课程增添一些趣味内容,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将学生从网络世界拉回到精彩纷呈的诗词世界。

比如,讲晏殊,讲其性格实诚的小故事,让学生了解其为人,既增加趣味性,也可以深化学生对作品风格的理解。讲陆游、唐琬的爱情故事,讲苏轼的婚姻,讲李白的传奇,讲黄庭坚的晚年故事……增添趣味,增进对作家的了解。

有时候也可以是厘清讹传谣言,比如流传甚广的“推敲”故事,贾岛因“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斟酌之下,不小心撞到了京兆尹韩愈的座驾,被人拿下,从而结识韩愈,两人就“推敲”二字商榷,传为佳话。然而,这是一个地道的伪造的故事。历史考证、故事逻辑等几个方面来告诉学生,这个故事是编造的。但这个故事让人相信的基础是什么?是因为韩愈有推敲文字、崇尚雄奇怪异的审美意识,故而也深化了学生对韩愈文学主张的理解,并了解了考证的一些基本方法。

这些看似与知识点无关的讲授,在实际教学中,其实是有意义与价值的,且不仅仅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2、 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与深化

课程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艺术,一门精深的科学。如何在课堂中让学生掌握希望学生了解的知识,如何传递给学生想要传递的思想,让他们有所获有所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1) 引导问题优化与深化

设置一个个问题,是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设置一个好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思考,是需要教师花力气去研究琢磨的。而这也是讲好一堂课的很重要的环节。

比如说,学习李白。同学们从小到大,听了很多李白的故事,学了不少李白的诗篇,大学里再来讲李白,有些学生可能首先觉得已没有多大必要了,且认为自己对李白很了解,没有学的意义了。

我便抛出了一个与传统评价很不一样的观点。李白历史上的评价素来就是伟大的诗人、怀才不遇的天才,但抛出质疑的观点,比如李白到底具不具备实际的政治才能?他的个性到底适不适合需要权衡各方利益、足智多谋的官场?李白酗酒、杀人、吃软饭、好高骛远……是不是某博士后发文中所说的“古惑仔”?这样的质疑,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有兴趣去重新认识一下李白,重新审视其作品。

然后在进一步的讨论与交流,学生会慢慢对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时代的局限性,同时也真正认识到李白的伟大不仅仅是他诗歌写得好这么简单,文字优美或者豪放、洒脱的诗人何止李白一个,但为何李白成为盛唐最伟大的时代,成为诗坛最高的山峰?

李白成为中国最伟大诗人的本质意义是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超凡的艺术想象力,是魏晋以来人的觉醒发展至巅峰的产物,是盛唐精神高度升华的产物。从而更深刻的理解李白人格魅力到底是什么,理解风骨的意义,也理解时代在李白身上的烙印,为何李白成为时代文化的象征。

再比如苏轼,历史上对苏轼的评价极高,作为艺术上的全才,苏轼也算是道德上的楷模,且个性豁达,乐观积极,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是中国文学史上堪称“范本”“标本”级人物。

在唐代,李白杜甫两位伟大诗人一起同游,成为文坛的佳话,而宋代文坛最出色的两位文学家苏轼与王安石也同处于一个时代,两人也有众多交集,也有人两人由争执到携手同游,成为了一段佳话。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要求学生寻找两人交集的所有历史资料,然后回答两人是否真的“化干戈为玉帛”,相逢一笑,成为知己挚友了?

答案是否定的。然后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们的分歧到底是什么?新旧党之争的本质问题是什么?从而在此基础上,了解苏轼的文风与王安石文风的差异,理解文学上的成就并不能让我们无视事实,一味追捧,“神化”不仅是违背理性科学的,而且也是对这些伟大艺术家的不敬,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懂他们。

比如,讲柳永,我会问他们为何古代很多文学家评论家都批评柳永俗?以我们看到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觉得很美很有意境,哪里俗了?

比如,讲李煜,我会问学生,王国维评价李煜说其词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李煜明明不是一位明君,毫无为天下社稷苍生之抱负,他如何担荷人类罪恶了?

这样的问题,往往会引发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引发更深的思考。比如李清照,我会问学生,说起古代文学史上女性作家,你们会说谁?学生一般都会说李清照。那还有呢?学生可能一下子说不出来了。那为何中国文学史上就只有李清照一个女性有如此高的知名度呢?那学生有可能回到说因为她的词写得好。

我会追问,好在哪里呢?可能就会进一步分析其文字的妙处,清新新颖,会说她写的词很有意境,情思细腻。

那是不是就因为这些她就超出了其他所有的女性作家,成为了如此盛名的李清照呢?为何其他的女性词人,比如北宋的魏玩魏夫人,文词也很清丽,情思也很细腻,但却没有这么大的名气呢?李清照的用词新颖到底反映出这样的个性思想情感特点呢?

学生可能慢慢会找到答案,文字是表象,骨子里是思想情感的境界不同,因为李清照有自觉文学的追求有独立的精神意识,所以她的词更有创造力更富有情感的力度,更能打动人心。

那么为何她的词有这样的情感力量呢?我们可能需要去进一步了解其个人性格、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更多种原因促成的。若李清照的个性天赋、没有其作为历史学家的父亲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式,可能不会有这样的李清照,若没有新旧党之争、靖康之变,经历家庭世事起伏、国破家亡,李清照也不会现在我们文学史上的李清照。

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其他很多女性,为何没有能这样的成就呢?其实不是这些女性不聪明没有天赋,而是时代社会家庭,没有给她们这样的土壤,她们的人生被限制在狭小的天地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样引导学生从文字的品读中,一步一步去思考,去研究其生平、历史背景,从而将文学的品读走向深处。

    这样的课程引导与设置,需要教师在传统的介绍生平、分析作品,总结艺术特色的课程形式中花很多功夫去突破,也需要老师对作品对时代对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方才能找到突破点,引导学生去思考,让文学史的学习不仅是停留在背相关知识,对作品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字句意思,对作家认知只背诵其文学风格的程度上。

(2) 呈现形式的自然与丰富

问题的构思设置,只是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规划、布局,而课堂呈现则需要更复杂的艺术呈现,包含着教师的语气语态,包含着教师在课程总体构思下,课程现状的把握与引导,而不是呆板地将一个个问题抛出即可。如果只能够按照课前的设计,按部就班的把内容讲出来,那这样的课堂教学只能算是照本宣科的优化版,而不是课程从本质到形式的优化。

课堂呈现是一门艺术。

首先要营造轻松平等的交流氛围。问题的讨论有助于将课程内容深化,但没有良好的氛围,问题得不到很好的回应,那么想要达到的课程效果也就无法实现。

课堂氛围的营造有一个隐性的心理过程,老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老师某次对待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态度,学生讨论问题时相互的评价,都会慢慢形成一个班级在课堂中的讨论问题的氛围。如果老师给学生的印象是刻板严肃、因循守旧的,那么学生可能回答问题的时候倾向于更保守更传统的答案;如果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反馈不够及时,且不够认可,那么学生可能失去回答问题的热情;如果学生之间的辩论,言辞有些过激,可能有同学对此有不满情绪,导致对辩论失去兴趣……

老师需充分考虑讨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注意相关的言论,注意及时的反馈,及时引导,并给予充分的肯定,从而保证课堂内容的顺利进行。

其次,形式多样,表达自然。机械地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回答,依然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故而,问题的提出,需更自然,是自然引发的思考,而不是刻板的课程需要讲授这几个问题。比如我们讲李清照时,问题的引入不是因为设定好这样的问题,而是在正常的思维中一步一步深入的。那么问题的提出,也是需要符合这样的节奏与思维逻辑。

问题可以在一段话当中,比如,王国维评价周邦彦“但恨创调之才多,而创意之才少”,这话是什么意思?从而引发学生去思考周邦彦词有怎样的艺术特色与成就。

问题也可以是在一段故事中,比如贺铸大概五十岁的时候,在苏州偶遇了一位美女,在人群中多看了那么一眼,结果就念念不忘,想要把这位美女娶回家,结果这位美女不幸去世了,贺铸有天深夜拜访李之仪,说自己要吟词哭悼,眼泪都要留下来了。这首词就是脍炙人口的《青玉案》“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那么贺铸这首词到底美在哪里呢?

问题也可以在一段歌曲中引发,比如《生查子·人约黄昏后》,这首词邓丽君有深情婉转地演唱过,可以让学生听着歌曲,追问词的作者到底是谁?是欧阳修还是朱淑真?欧阳修这样一个文坛领袖所作之词为何竟是如此多情缠绵?从而引发对欧阳修词风的关注与探索。

问题也可以从一段争议中引发,比如元稹到底是痴情诗人还是薄情浪子?“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感动了那么多人,可是在《莺莺传》里张生却对情深意重的莺莺始乱终弃,而这个张生被后世学者多认为是“自述其事”,那么元稹到底是这样的人?他的诗歌到底有怎样的特点?

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发问中,也是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学会思辨,学会质疑,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控制课堂节奏的灵活性

文学课程,固然有规范的大纲,每课时有相应的知识内容、教学重点难点,但是也必须要有适当的灵活性,要因势利导,灵活控制课堂节奏。

讨论,有时候学生未必能回答到点上,可能偏离话题,教师需随时关注学生的发言,将问题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于非课程能解决的问题,或者所讲述内容有不合理的地方,在肯定与鼓励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指出问题,另一方面要表示可以课下继续探讨,并把问题拉回到原有轨道上来。

另外,有时候,一段比较深刻的思考之后,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度放慢节奏,引入一些轻松的话题、故事,从而给学生以缓冲的时间。作家轶闻趣事,或者历史故事,或者学界目前的争议八卦,或者相关的歌曲、视频、学生的演唱、表演,都可以成为调节控制节奏的方式。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是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调节的,而不是刻板地按照课程设计进行,“完美地”讲授完既定的内容。


3、 实践环节的渗透与考试形式变革

古代文学,尤其是唐宋文学,属于典型的精神食粮——文字审美、思想修养、人文情怀……所谓实践,好像与古代文学并不沾边。

但虽然学习不是为功利性目的,可是学习一定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也需要转化成能力、思想、思维。

那么,古代文学的实践环节包含哪些呢?

(1) 表达能力

课堂回答问题,是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也是语言表达能力得以展示的方式。

让学生自己准备感兴趣的内容,上台讲授,老师、学生再进行评点,也是锻炼的方式。

鼓励学生以其他形式来展示对诗词的理解,比如将诗词中的故事以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或者以唱歌的形式表现,这些都是很好的表达形式,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 写作能力

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之后,会要求学生课下去查找资料,写一个自己的认知与理解,这些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锻炼。

也会要求学生平时写读书笔记,然后交给老师看,作为平时成绩加分项,鼓励学生多动笔,写赏析写评论写论文。

结合诗词格律的讲授,要求学生尝试写格律诗。这一内容,因为学时原因,并不能过多涉及,只能是简述,让学生做尝试,如果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选修《诗词写作》会进一步深入地学习,但这样的小尝试,会让学生对诗词格律有所认知,对文字的锤炼有更直接切身的体会,同时也可以引起部分同学对诗词写作更浓的兴趣。

(3) 思维能力

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考解答,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与锻炼,逻辑地去思考一个问题,一层一层深入,在一次次思考中,养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能力。

语言是思想、逻辑的载体,所以从作家的作品文字里,看到的绝不是文字的排列,而是思想、思维的呈现,深入地解读作品文字背后的情感、思想,是思想的深化、思维的培养。

写作、口头表达,都是。这个问题,教师有自觉的意识,在适当的时机中,强调逻辑性问题,问题是什么?为何有这样的表现?一个作家作品风格特点是怎样的?为何呈现出这样的风格特点?其意义与价值何在?

文学课的实践或许与有些课程到野外集市去做实际的工作不同,需要的是去深入阅读与思考,需要思索与表达,也包括转化成自己的文字风格、思想情感、人文情怀。比如杜甫的沉郁顿挫中所蕴含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是真挚的爱,陈子昂的孤独里是不屈的斗志,是蓬勃的生命力,是抗争的力量,是作为生命的光彩。这些都应该潜移默化成学生的思想与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考试环节是督促学生学习、检查学习效果的手段。

考试最主要的方式是传统的期末试卷书面的考核,一方面,考试内容优化,以基础知识为核心,强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另一方面丰富考试的形式。在结业考试之前,穿插古代文学作品优秀篇目的背诵考试,及小论文、问题讨论打分等形式,督促学生精读作品,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试不仅仅是最后应试的一份试题,包括了平时的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也包含着课程对学生的一系列的训练与要求,基础内容的识记,精读作品、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等等。

鼓励学生创新形式,比如提出质疑性问题,会获得额外的加分,比如以具有创意的形式展示对作品作家的理解与认知的,解答问题是显示独特的思维角度的,都可以获得额外的加分。


三、课程建设的效果与问题

《中国古代文学二》我上过很多遍了,但是这几年在“一师一优课”的指导与要求下,在教学中明显有了进步与深化。

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在于对课程内容的优化,对问题的设置与课堂节奏的把握等这些方面,展现在课堂上的,就是虽然这几年学生总体感觉越来越不好带,但好歹在对课程优化的基础上,能够把学生吸引到课程内容上来,能有让学生有所收获。总体评教成绩不错。

但是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其一,因为古代文学不仅是文学,涉及到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学科素养、相关知识,而这些年虽然不断在积累,但依然不够,故而还不能做到所有的作家作品都可以比较深入的剖析。

其二,教学中的讨论虽然已经很注意控制节奏与引导方向,但还不能完全把控,使得课程未必能有传统课堂所有的严谨与简洁,仍需要不断去思考,深化,优化,使得课堂既有活泼丰富性,又具备严谨科学性。

其三,平时课程考核体系还不够完备,比如每次记分占比,平时回答问题记分成绩细化,尚不够科学,目前还只是比较粗浅的纪录,没有细化标准,这样可能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其四,学生人数众多,课堂讨论中,难以把控全局,导致有些学生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如何有效的避免学生讨论中,部分学生不关注相关内容,是一个值得花力气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