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特色课程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建设 -> 特色课程 -> 正文

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品牌整合传播训练》

发布日期:2022-08-20    发布人:文华人文学部李亚平   访问次数:

一、课程介绍

《品牌整合传播训练》课程是由品牌系李亚平老师负责的、面向品牌系广告学专业大三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能力提升的实验课,也是广告学专业核心课—《品牌传播策略》(《品牌智慧传播》)的配套实验课。课程以模拟广告公司运作形式,由学生自由组队,通过为品牌完成一份整合传播方案,来检验学生的策划能力、文案撰写能力、广告创意表现能力等综合能力。这也是能够凸显出广告学专业特色的一门实验课,课程设计共8周32学时,课程性质为必修。

二、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实验方式:分小组开展实验活动

基本要求:

1.将全班同学分为5个小组,每组5-6人,组成一个虚拟的广告公司,每位学生都在公司中担任相关职务,如总经理、客户总监、品牌总监等,同时学生们自行拟定公司名称、设计LOGO、提炼公司简介等;

2.各小组自行寻找一家对接企业(学生找不到的情况下,老师可以给予帮助),按要求为对接品牌完成一套整合传播方案。

3.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市场调查、品牌定位、营销策略、媒介策略、预算、效果预估等。

三、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性体现

(一)强调“内外兼具”

这里的“内”与“外”,是指课堂内外。本课程共设8周32学时,时间非常紧张,要求学生们把部分工作量放在课堂外进行。此外,一些工作任务也确实需要到课堂外去完成。如品牌调查,除了线上的问卷发放,也要有线下实地调查。又如短视频作品的拍摄,基本上都需要在课堂之外完成。甚至,有些小组与合作品牌互动较多,还会前往企业去做汇报,或者邀请企业代表来学校听学生们的方案汇报。

(二)强调“知行合一”

课程考核中强调对学生“动手”与“动脑”能力的综合考量,只有理论知识、创意思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运用与实践中。小到一份问卷的设计,大到整体方案的完工,全程都由学生团队自行完成,老师主要做节奏控制、任务分配、作品把控、标准制定等引导性工作,带着学生们一周一周地往前走。让学生们在完成作品的同时,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事实证明,越是向心力强、行动力强的团队,越容易出优秀作品。

(三)强调“个性与共性”

本课程的作业由团队共同协作完成,小组以模拟广告公司形式存在,都有各自分工,总经理统揽全局,各成员也有自己的使命。这个课程首先考查团队凝聚力、执行力,好的团队是成功的基础。同时,又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分工,创意表现能力强的去做作品,思路清晰、文字能力强的去做策划,沟通能力强的去做协调……考核中除了老师评分外,还设置了“组内成员互评”、“组间互评”等环节,并且将“团队平均分”作为期末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从课程内容设计到评分标准,一直在强调“个性与共性”的平衡。

(四)强调“变中求新”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验课,团队间的竞争氛围也很足。比如在汇报环节,要求汇报人着正装、女生化淡妆,各小组间现场互提意见,多手段地强化PK的真实感。同学们为了完成作业熬夜、加班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也正是因为这种高强度的训练,使大家在课堂中的获得感也非常强。为了进一步夯实课程的现实意义,课程的考核也在不断地“变中求新”,积极与行业对接、与现实媒介环境相适应。例如为适应短视频时代的需要,自2021年起,课程将短视频作品纳入考核必选项。

四、课堂内外风采展示

(一)2017级广告专业张沛乐小组在得力集团武汉智能研究院做汇报

(二)武汉罗氏热干面品牌走入课堂与学生们互动——听汇报、做分享

(三)学生们课堂外拍摄、线下市调等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