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校园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园动态 -> 正文

校园动态

新闻系开展“学术茶座”特色研究活动

发布日期:2017-09-22    发布人:陈奕   访问次数:

2017913日下午1点,新闻系全体教师在人文楼305办公室举行了下半年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学术茶座。学术茶座是该系上半年始创的特色研究活动,具体形式表现为教师们围坐一起,畅谈本系和个人科研发展中的某一议题,将学术探讨的严肃性和心得交流的灵活性相结合,以此来调动集体智慧,触发思想火花。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五期学术茶座活动。本期茶座的主题为“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进行新闻教育和特色专业建设”,是之前茶座主题的延续和对本系两个专业的定位思考,同时有幸邀请到文华学院副校长陈思中、人文学部主任申凡教授莅临指导。

本期学术茶座由新闻系分管科研的陈奕副教授主持。她抛砖引玉式地第一个发言,简要说明了本期茶座的主题与意义。她首先分析了时代背景,认为新媒体给媒介形态和新闻业态带来深刻的改变,主要反映在传播者大众化、受众年轻化、媒介多样化、内容多层化、效果复杂化等方面,并提出新闻教育和特色专业建设应当考虑我们学校和新闻系已有的专业基础、师资力量、学生结构等因素,因此我们应着力于培养具备新媒体社会认知、新媒体意识思维、新媒体技能水平和新媒体专业素养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接着,新闻系主任姜平副教授发言指出,新媒体环境的确已经给社会生活带来多种变化,比如数据化、智能化等,我们可做的工作很多,但师资力量有限,因此需要详细讨论与研究。随后,人文学部副主任杜俊伟副教授表示,新媒体使得新闻业变得既熟悉又陌生,从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来说,要具备“自我拆除”精神。他提出了以下三点建议:一是坚持核心,如我系的新闻学专业侧重内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侧重技术;二是不管新闻业怎么变,每一个学生要围绕新闻传播的基本能力来培养,比如新媒体的思维和意识;三是要加强研究和学习。

接下来,黄龙副教授提出,当前媒介变得越来越小众化、深度化、精细化,但新闻学的传统课程知识体系却尚未改变,这一现象值得思考。同时如何培养具有深度思考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成为关键问题,因此我们要以内容为主,要抓住新闻的根子,并在不同专业上有侧重,比如新闻学专业以视频为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新媒体运营为主。郑潇老师则表示,新媒体的特点是碎片化、即时化和智能化,现在的学生对娱乐和猎奇信息关注较多、而对专而精的信息关注较少。因此在教学中,新闻理论还是根基,其次才要注重新型手段和内容的引入,案例选择要信而典型,讲解时还要注意媒介形态的丰富多样,总之要与时俱进、知行合一。随后肖运长教授结合自身指导学生的实践提出,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媒体需要什么样的人展开,而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应按照培养广告类、公司类的思路来做,不要太中规中矩;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演播室等实践基地的设备,多给学生实践机会,多侧重视频技术,是其掌握新的拍摄、编辑工具。

本系今年新进的李觅老师,媒体行业出身的她结合实际经验来“倒推”人才素质:一是新闻专业理论和知识依然需要,如新闻敏感、思维和理想,二是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的要求,如学生应加强“红线意识”,第三,媒介融合是关键,这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包括融合思维——把学生作为未来的产品经营以及媒体多面手来培养,融合内容和技术——如学习无人机、VR的使用,融合用户思维——学生从学校到初入社会有“断裂期”,学生应当要在学校时就想办法缩短这种断裂,同时当前教学也处于技术创新的“窗口期”,教师们应进行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新闻系副系主任王丽明老师则从界面的招聘要求谈起,认为本系可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来调整实习期,并按照运营事业部、项目部的需求来培养全媒体人才,同时夯实学生的跨界知识背景,如社会学、计算机专业等,并尝试双学位设置。

老师们畅所欲言之后,陈思中副校长作总结发言。他首先表示,作为分管新闻宣传的副校长,在听了老师们的交流后,从而知道老师们在想什么,心里感到很踏实。接着,他引用孔子的话,从理论思考入手,提出“道”不变,而人的认识在变。面对新的事物和新的变化,我们应该不断去明道、悟道和体道。他从做了40年记者的职业体验角度出发,谈到新闻日新月异、不断变化,那到底怎么变,就得回答这四个问题:一是什么是新闻,包括新闻过去是什么、现在又是什么,如何发现新闻,记者想要传播的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新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等;二是新闻的价值是什么;三是如何发现新闻价值;四是传播手段如何应用。基于此,他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所有老师都必须去媒体兼职,要出真正的新闻作品,以作品为案例在课堂上讲解;第二,学生的作业要是发表的新闻作品,有社会评价,以此作为测评依据;第三,老师重点知识点、逻辑关系等问题,要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接着,申凡主任发言。他表示新媒体的发展让教学改革变得非常紧迫,理论知识和技术都不可或缺,要始终保持和业界的关系,不能脱节。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专业改革,首先应从几个大的方面进行:一是改革背景:目前行业发展呈现出专业媒体的多层次化和社会机构的多媒体化这两大特征。二是改革标准:任何专业改革都不可能囊括全部,不要急于定型,媒介转型要持续几十年,所以新闻专业教育也不可能马上定型。但是可以定标准,如专业转型不可能包括全部素质和技术,不要求完全定型但可以有方向和目标等。三是改革目标,如陈奕提到的具有新媒体专业素养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等。最后,申凡教授围绕该怎么做提出几点建议:第一要不停地学习,有指向性;第二要追赶先进理念和思想,第三应夯实看家本领,第四要适应社会。在教学上,他认为教学内容要变,该删掉的删掉,该改变的改变;缺的课程开始上、开始推进;课程体系形成合力。

针对申凡主任的指导意见,陈思中副校长又补充强调了三点问题——思维、素质和技能,并要求老师们围绕这三点做文章,从实践中做起。

最后,在热烈活跃的气氛中,陈奕副教授作了简要总结,她表示,新闻系全体教师将充分消化和吸纳本次茶座的讨论成果,按照陈思中副校长和申凡主任的意见与建议,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推进新闻系特色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