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优质课程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建设 -> 优质课程 -> 正文

优质课程

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优质课程

发布日期:2015-06-22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廖超慧,教授:近三年来(2010--2012),主要讲授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大学语文》均为专业基础课;以上周学时均为4。总人数:607人。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中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评论》,共487人。指导毕业论文2010--2012届,共41人。主持《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学语文》校内课题,均为3年,项目负责人。主编并撰写教材《大学语文》(2012.11)(本人撰写现当代文学22篇),《演讲与口才》(2011.3.)。《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和《社交礼仪》(2010.3.第四次印刷)均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均获得文华学院2012年优秀教材称号。教学效果优良。参与指导湖北省科研课题《独立学院就业训练和服务体系研究--以昆山就业和实习为例》课题。发表论文《转变教育观念,实施个性化教育》,收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十年校庆学术论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5.

孙斐娟,博士,副教授: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三年来,担任了2011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和2010级、2011级文秘专业的《中国当代文学》课程、2012级对外汉语的《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中文系学生讲解《中外影视欣赏》、《解读张爱玲》和《90年代小说导读》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指导毕业论文2010--2012届,共29人。主持2012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改项目《90年代小说导读》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2期上发表《论十七年诗歌的文学史书写》教研论文。主持2011年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和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参与2010年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教改项目《应用写作》优质课程建设。独撰论文《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娱乐化》,《沈阳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年第4期。《个体价值的追寻与革命魅惑——<花腔>再解读》,《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1940-1960年代农村题材小说中的话语殖民形态》,《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获得2012年度文华学院“科技工作突出贡献”奖。

二、教学队伍情况

课程建设三年以来,形成了多元化的教师队伍。教师结构日趋合理,年龄

分布较为均衡,师资力量日益壮大。在廖超慧教授的带领下,形成了梯队齐整、具有良好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的教学队伍。廖超慧、孙斐娟、卢云芳、刘晶四位教师都经过了系统的专业训练,来自国内一类大学,除一人为本科学历外,其他三人均具有研究生学历,其中一人拥有高级职称,一人拥有博士学位。而且,为了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教研室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落实导师制,以老带新。老教师积极主动地帮助年轻教师抓好业务,做到了传、帮、带;此外,为增强学科的综合实力,青年教师将陆续以攻读去国内一流高校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的方式继续深造,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

与此同时,教师根据自身不断增长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所擅长的领域开设了一些有特色的专业提高课程。如廖超慧的《鲁迅研究》、孙斐娟的《张爱玲研究》和《90年代小说导读》、卢云芳的《电影与文化》、刘晶的《西方文论》、《美学概论》等,这些独具教师个人风格的课程普遍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也促进了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此外,依托人文社会学部和中文系的资源优势,吸纳相关学科的教师参与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建设中,引入新的思想视野和专业眼光,通过开设相关的讲座或联合举办加强教学效果的活动,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进一步完善课程的教学体系。总的来说,本课程师资配置较为合理,师生比为1:27,并专门有实验员一名,负责相应的实验工作。

卢云芳,硕士,讲师: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三年来,担任了《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史》、《影视与文化》、《中外文化比较》和《中国文化通论》的教学任务,主要教学对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新闻专业和广告专业的学生,教学效果良好。年终考核良好。围绕教学研究这一方向发表了多篇论文,并辅助承担了某些课题研究任务。论文《诗歌的网络生存》,收录于《文学界》,2011.12,论文《个性化教育在中文教学中的实践模式和方法》,收录于《高等学校个性化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4主编《电影文化》,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11。获2011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刘晶,硕士,讲师: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三年来担任了2011级、2012级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美学概论》、《中国文学批评史》、《比较文学》课程,2011级、2012级对外汉语《文学概论》、《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中文系学生讲解《中外影视欣赏》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近三年围绕文学教学和研究方向发表6篇论文,副主编教材1本。20102011年度,文华学院个性化教育创新奖优秀个人奖。2012年,获文华学院首届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三、课程描述

(一)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本课程为中文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文学的发展过程,掌握其发展、演变的规律,提高阅读、欣赏、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当代文学评论的水平。并且,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走向有初步的把握。这门课程通过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启迪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加强学生专业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为后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在塑造学生的个性品格,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操和精神涵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服务。

本课程所要重点解决的教学问题是通过高质量、高效率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开放的文学史观,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历史,把握不同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体在各个时期的演变轨迹,考察其成就得失,并着重理解代表性作家的思想、理论主张和创作道路,主要文学形态及其特点,从而培养学生鉴赏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文学史知识的讲授和文学审美性的培养二者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模式的革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切实提高本课程的教学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相长。

(二)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将现当代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注重把“文学史”的勾勒与对作品“审美性”的体悟、鉴赏结合起来,既要以史为线索梳理作家作品,又要从文本分析入手,讲清现当代文学在不同时期、阶段的发展特点,把握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规律。通过课堂内外教与学的结合使学生系统地了解现当代文学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宏观把握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嬗变轨迹,并理解中国现当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规律,通过具体的文学现象与文本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经典作家的写作风格,领悟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从而把握现当代文学整体的创作面貌。本课程在讲授文学史知识时,特别注意对文学作品艺术特点的挖掘,注意总结现当代文学文体上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总体规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分上、下两个学期完成,上学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学期讲授《中国当代文学史》,每周4学时,上学期18周,下学期共16周。授课对象主要是中文系各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主要体现“史”与“著”的结合,充分体现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性,致力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分析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以及知识结构的改善。《中国现当代文学》两个学期的课程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上,呈现出相互衔接、环环相扣,又有所差异和层层深化的特点。也就是说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在两个阶段既保持一致性,又在讲授过程中逐步提高与拓展。

为配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两个学期的教学也有所变化。上学期以课堂上精讲经典作家作品为主,辅之以课堂讨论,模拟课堂教学,诗歌朗诵等实践环节;下个学期的教学突出对作家作品 “史”的梳理和还原;即在展现文学史发展线索的基础上,给学生更多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机会。例如,通过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撰写、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培养掌握专业学习能力。上下学期都安排有实践课《中外经典影视作品欣赏》,要求学生写影评,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欣赏、评论水平,落实本专业的“能说、会写、善策划”的专业特色。

此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过程中,以文学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文学史现象的特殊性和作家作品不同的创作特点,选择不同的理论方法对此加以阐释和解读,从整体上深化课程内容。

(三)教学条件

   根据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教材的反应,选择适合本专业学生使用的教材,并且推荐学生研读其他相关教材,做到资源互补。并且,进一步完善教师备课制度,实行教师定期讨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交流教学心得,重点抓好课程的备课环节。

    通过课程建设中文系的教学资源得到了较大的扩充,专业资料进一步完善,影像资料在质量和数量上稳步提高,网络上教学交流条件更为成熟,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有利的辅助条件。

通过每年举办的“文之华——中国文学与文化系列活动月”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并且,在系里持续开展“品味经典”的文学阅读活动,要求学生提交读书报告,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授的系统性和学术性,以及教学的实践性, 紧紧围绕能力的提高与素质的培养这一目标,展开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主要表现如下:

1、运用多元化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

结合传统的板书形式和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加强课程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方法和解读策略对于文学史现象和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充分激发学生的思考,并适时地使用符合学生审美口味的语言方式加以表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通过课余观赏作家传记片和作品改编成的经典影片话剧排练、诗歌朗诵等方式,解决学生文学感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作家作品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2、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实行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倡导“问题式教学”。教师以问题探讨的方式重新建构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讨论;可以围绕某一“话题”让学生在课下组织材料做好书面准备,届时在课堂上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作专题发言,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总结,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学习的信心和能力,并为以后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打下了基础。

3、强化学生知识转化意识,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不是教学的简单传递的对象,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产物。为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建构意识,设置了大型作业的实践环节,每学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研究某个作家或者某部作品的小论文,题目自选,学生完成后相互交换写出评语,最后由教师打分并作出详细的讲评,并把它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重要依据。这会加深学生对文学史和作家作品的理解,激发文学创作与理论探究的热情。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和文学创作,开展文学研究,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先后有学生郭曼、汪猷、彭念慧等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年来,中文系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共33人,其中文学类14人,现当代文学专业4人,占文学类27%

此外,严格教学管理,预防教学事故,通过加强对教学环节的落实、检查和督促,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把握好授课环节。

4、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方式

大力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与论文写作,激发学生创作与研究的热情,多出成果,并创造条件使学生的作品能够在省市和学校院系等相关刊物上发表。在课内教学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根据学生的学科兴趣,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为继续进行专业深造早作准备。此外,积极开展课外校园文化活动,先后邀请了方方、彭建新、张三夕、冯黎明等著名作家和学者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与文学名家直接对话,使学生们真切了解学者们的学术思想和作家的创作路数,缩小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感,将鲜明的当下意识、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带进课堂,增强了学生的文学感悟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5、综合性教学资源的创建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学科的不断发展,任课教师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制作了与课程教学相配套的PPT演示课件,形成立体化教学设计的教案,通过多媒体教学,带给学生丰富的学术信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创建了本课程的自学系统与影视资料库,丰富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此外,还通过网上QQE-mail等平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效果

 李俊国,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具备老中青梯队融合的优秀教学团队;突出了将现当代文学一体化,“史”与“论”结合,现代与当代贯通,文学历史与经典审美结合的教学理念;并辅以多样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具备了优质课程的各类要求。

学生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让我们收获很大,老师们给学生最大的人文关怀,用心,用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通过学习,使我们了解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提高了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

四、自我评价

(一)本课程的主要特色

1、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突破长期以来偏重“文学史”的梳理,忽略文学审美价值教学的状况,作出了以作家作品的审美感受与艺术分析为主导的教学调整,努力在课堂上既传授给学生扎实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又着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文学感悟能力与评析能力,力求为本课程的改革构筑一个坚实的平台。教学结构的调整深受学生欢迎。

2、课程内容的开放式扩充

面对高校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淡化专业和压缩课内学时的趋势,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做到课时减少,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不使课程内容不大幅度缩水。通过吸收前沿的学科成果,增强课程的内涵,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与此同时,在本课程教材的使用中,建构专业基础课与专题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构架, 扩大课程的信息涵盖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学模式的大胆革新

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在的创新精神,教师专门为学生开具了相关的阅读参考书目,指导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面,提高了他们的文学修养。并且促进课内学习与课外指导相互促进。

(二)本课程在国内外同类课程中的地位

本课程以建构专业提高与公共平台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为动力,在总结以往课程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吸取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符合本教学要求和教学特点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在同类院校的课程建设中,本课程具有优势地位。并且,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以建设优质课程为龙头,对中文系的其他课程产生积极的辐射和影响。并且有信心在下一步的建设中能够在把本课程打造成为富有特色的精品课程。-

(三)目前本课程还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课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多方面拓展课程建设的资源。与外界进行的学术联系还不够,有待今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丰富课程教学的形式,及时引进学术资源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二是相关技术条件和人手、经费等的限制,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在下一步的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吸纳进前沿的学科专业知识,利用便捷的网络技术条件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促进课外学习的有效进行。


三是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在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方面作较大的提升,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