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践教学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文华学院探索个性化教育特色·为大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发布日期:2014-06-17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不久前,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为该校“文华学院大学生创业基地”揭牌,并参观了2008级机电专业学生张帆在学校创办的“张帆创新工作室”和2008届电信专业毕业生李宇迪创办的“宇迪创新工作室”。这是该校给学生创业“空间”的一个措施。

在“张帆创新工作室”看到,张帆同学拥有四项实用技术专利和46项产品创新在研课题,现已完成其中26项课题。他凭借自己的实力加入了中国发明协会, 在“2010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 参评中进入前200名;在2012年4月,他被评为“2011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前10强,获得“科技才智年度人物”称号。

毕业生李宇迪于2005年在校期间研制的“高性能低畸变电子镇流器”获得实用技术专利,他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北京科技产业博览会。许多企业想要购买这项专利,甚至一家外国企业出百万元的专利费。2008年他在毕业后,放弃月薪万元的工作,选择了白手起家艰难创业之路,创办了“武汉奥迪尔照明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兼技术总监,用专利为社会服务。获武汉市大学生创业明星称号。

文华学院经过9年探索和实践,已形成了对个性化教育的办学特色的统一认识,大家认为实施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经过反复研讨、实践,形成了共同的认识,在推进个性化教育实践方面,学校在不断进行探索。

一、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充分发展学生学生优势潜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该校追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潜能是一种现在还没有显露出来的,在合适条件下可以被激发,并对人的其他能力、行为产生重要作用的隐型能力。个性化教育就是要通过有目的、有针对性、特色化的教育,努力挖掘优势潜能,使每个学生发现自己最强的一面,找出自己发展的“制高点”,促进每个生命个体充分发展。

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教授认为,文华学院在9年的办学中,已经逐步认识到独立学院办学的规律,办大学就是要办一个氛围,办出特色。在充分调研和总结的基础上,2006年他们提出了办个性化教育特色的大学,努力探索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此后,该校提出了 “立志、空间”的个性化教育的思路,在实践中探索个性化教育的实施新途径。

立志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宣示文华学生要有远大志向,志存高远;二是个性化教育的深入,在个性化教育中,立志体现了“三个结合”----共性与特性结合、社会贡献与个人发展结合、道德与科学的结合。该校立志教育大体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认识自我。正如有的辅导员所说,首先要让学生“有一点想法”,通过多种榜样,名人名言,专业发展等激励学生认识立志,认识自我。二是选择志向。学校创造广泛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多种实践,进行多样尝试,在反复比较中选择自己的志向。三是阶段规划。有了志向以后,要从现在开始,要通过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志向。大学阶段仍然是准备阶段,首先要做好大学阶段的学习规划,为志向的实现打下扎实的基础。四是坚持不懈。对待自己的志向的实现,学生要有充分的自信,要努力实践,在实践中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空间”是指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为此,该校注重构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课程结构,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能力;实施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课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潜能导师,帮助学生发掘自身优势潜能,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建立具有灵活性、弹性的管理制度。现在,该校正规划减少学时,改革课程结构,开设大量高水平特色课程,供学生选择。

二、探索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育专业特色,创建特色课程

该校创办初期就提出,学科专业建设要实现从“带土移栽”到“去土留根”的转变,各学科、专业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区域经济的需求,找准专业方向,努力创建学科专业结构特色。

该校提出:构建“基本理论+特色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各学科专业根据学院自身的定位和培养方向,创建特色专业方向系列课程。针对独立学院的课程设置是由举办学校“带土移栽”过来的实际情况,强调课程建设要突出“三个转变”:教学内容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教学方法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学管理由“统一性”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样性”转变。

该校“大学数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6门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近几年,该校编写出版具有自身特色的出版教材126部、自编讲义117部,适应了多样化教学的需要。

(2)为学生量身订做个性化培养计划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该校经历了一次“补差”与“扬长”的争论。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立足于“扬长”,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量身订做个性化培养方案,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他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加大专业、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现在每届新生约有20%的学生调整了自己的专业,学生重新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以后,学习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实行了具有弹性、灵活性的课程设置方案,将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基本要求课程和选择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学习。

实行优才优育计划。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提供辅修专业计划和适应个性发展的课程计划,并指导学习优秀的学生选择;通过开放实验室,组织兴趣小组,组织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实施针对性教学

该校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结合专业特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要求,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0%,理工类专业不少于30%。

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该校各学部、各系、各教研室把教学方法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上,要求教师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需要、困惑以及认识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教师们自觉地“把观察学生纳入职务范畴,专门花时间与学生交流,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学习的疑惑。”

近几年来,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实施体验教学法、快乐教学法、分层教学、跳跃式教学、案例教学、交际式教学法、头脑风暴、课程发掘、反思性教学、亲情教学模式,“留点遗憾”教学法等,收到了好的效果。

三、个性化教育探索实践的成果和社会评价

1、就业率明显提高,考研录取率逐年攀升

该校在进行个性化教育探索和实践后,近年来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提高,2010届热动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机械专业94%、电气专业97%。2011年船舶专业第一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为97%、机械专业达100%。全校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0%以上。

文华学院学风变化也较大,每年有30%的本科生参加考研,从2008至2012年五年间,该校学生考研和出国读研录取率逐年稳步攀升, 2011、2012年录取率都超过当年本科毕业生人数16%。其中, 2010年、2011年、2012年该校考取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大等“211”“985”重点大学的人数占录取人数近一半。

2、社会对文华学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近年来,社会对文华学院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从2006年6月中国校友会网和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首次发布“2006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文华学院排第9名后,每年排名不断变化, 2012年上升到第2名。2011年入选中国校友网“中国五星级独立学院”。

媒体对文华学院也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在网上公布“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 中,文华学院排名从2007年第12名上升到2012年第3名。在2011年9月中国教育在线网“独立学院报考热度排行榜”中,文华学院以94万多的人气位列全国第一。

一批批教育家和兄弟独立学院对文华学院探索个性化教育办学产生了兴趣,许多人来考察、指导和交流。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全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创始人潘懋元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巡视专员李延保、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澜等到校调研指导。

2010年6月9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文华学院与师生座谈后,他说:“文华学院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个性化教育是文华的特色,它的提出适应了当今社会教育改革的要求。”他题词道:“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创新人才。”

走在文华学院美丽的校园里,看到春意盎然,处处生机勃勃;该校现在正对前段个性化教育进行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研讨如何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展示个性,激发潜能。

 

【武汉晚报】探索个性化教育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作者:陈姗妮 李志华 时间:2012年06月29日)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秉承“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宗旨,学校大胆创新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在形成个性化办学特色。学校努力探索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帮助学生“立志”,把学生发展引导至正确的航向上来;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了解社会,认识自我,增强能力;实施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潜能导师制,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

学校试行了潜能导师制,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教育,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优质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设计,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成才方案和发展空间,能够自主发展。学校于2009年首批聘任了177名潜能导师;2011年又聘了第二批潜能导师318人。

为了培养具有个性化特色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学校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推行个性化人才教育方案,主要的教学做法有:一是培育学科专业特色。二是加大专业、课程的选择性和灵活性。三是因材施教,量身定做个性化培养计划。四是依托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每年一大批优秀人才参加全国和省市组织的电子设计大赛等竞赛,获各级奖励和国家专利数百项。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审组召集人、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王英杰教授在考察了文华学院的个性化教育后评价说:“文华学院敢于争先,在知识经济时代提出了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化教育办学理念,我觉得这样的学校一定会办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