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教学科研

人才培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实践教学 -> 教学科研 -> 正文

教学科研

【新闻名师风采】杜俊伟:三栖教师 惜时有道

发布日期:2021-05-20    发布人:文华人文学部   访问次数:

人物简介:杜俊伟,人文学部副主任,年度科研项目配套奖获得者,同时为文华学院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为不折不扣的“三栖老师”,杜俊伟在育人、科研、管理三方面都没有落下。对此,他最大的感触就是:有方法地去珍惜时间,做事效率会更高。


着力推进“一师一优课建设

传道,授业,解惑。在杜俊伟的事业规划版图中,教学一定是占有最大比重的一部分。

前些年,为更好地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人文学部主任申凡教授提出了“一人一门重点课”。效果很明显,老师开始对课程重视起来,找出不足寻求突破;学部领导和系主任开始思考如何抓优课。2016年初,刘献君校长提出个性化教育的“三个一工程”:即“一人一规划,一生一课表,一师一优课”。2016年3月,学校出台了《一师一优课建设实施方案》。人文学部根据学校优课标准,开始系统地规划优课课程体系,从“教师任务、建设要求、质量标准、评价方式、成果形式”等六个方面实施优课建设方案,实现课程改革由外延到内涵的提升。



杜俊伟说,优课建设最大的困难就是老师如何走出舒适区,调整内心的心理焦虑。“每个老师三、五年后,课程教学进入了舒适区。不管好与坏、有特色也有缺憾,但讲课行为已经很舒服了,不想动。而优课建设,就是对以往好不容易经过努力后进入的‘舒适区’进行改造和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后,得到质的提升。”而这期间,老师心理焦虑,要付出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比如,要考虑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去建构课程体系,要从学生乐学出发去设计教学方法,还要从市场需求和学术前沿去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

“一门优秀的课程,应该成为老师与学生间建构愉快的、有获得感的学习和探索过程的一个桥梁或平台。内容、方法、手段、资源准备、过程发展等,都围绕这个目标来实现。”由杜俊伟建设的优课《中国新闻传播史》,最大的体会便是:“形成将优课建设的方法和标准应用于自身所承担的其它课程的提高上面的自觉意识;优课建设过程中的诸多交流、考评环节提供和同事间、与专家跨学科专业、跨课程体系的交叉学习机会,受益良多。”

优课要善于启发学生。16级新闻专业的同学王思维非常喜欢杜俊伟的课:“历史课本上的故事和人物是无聊的,但是杜老师上课时并不是照本宣科,基本是靠自己的积累,把无趣的课程变得生动。在杜博课上最大的收获是培养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不因为历史的定论去否认一个事件的现实意义。”

令王思维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在学习中国报业发展这一节上。杜俊伟老师举例了《大公报》,并让他们拟写小论文,分析不同时期这一传统报业的历史发展经历。在课下,他们自己查资料看了几十集的纪录片,了解到这样一份报纸,在不同时期其实有其过值得肯定和不足的地方。在拟写了一千多字的小论文后,杜俊伟多次为王思维修改,还在课下和他讨论。“这让我对新闻、对舆论工具的把握更加的深刻。”



科研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其实研究和教学是不能分裂的,理论源于实践,我在课堂上遇见自己想要的灵感,就记下来,下课后自己也可以查阅资料进行整理。”在杜俊伟脑海中,“没时间做研究”是借口。课题研究是可以在平时除教学之余,通过珍惜积累自己其他的时间去做的事情,如果是有心之人,那么必会有自己的收获。长期以来,杜俊伟坚持利用零碎的小块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待到寒暑假,他便把自己积累收集的与课题相关的内容拿出来进行综合研究。

近年来,在杜俊伟牵头主持下,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在人文学部新闻系落地开花。如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课题《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对抗式解读”问题研究》,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指导性课题《新媒体环境下的“舆论反转”问题研究》等。此外,在教学与管理的间隙,他还出版了《媒介融合教程》《网络新媒体舆论与公共决策——两个系统的互动研究》《全球主要国家媒体伦理规范》(双语版)等专著、译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十余篇,连续两年获得省市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滴水穿石,终有所获。杜俊伟清楚的知道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对于工作他总是一丝不苟。除了自己的管理工作、教学和兴趣所在的科研项目,杜俊伟一直坚持着“昏练”的习惯去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