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24 发布人:文华人文学部 访问次数:
新闻网讯(学生通讯员 袁媛 鲁松亭)周璇,人文学部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正式党员,现任班级学习委员,在校期间成绩优异,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及三好学生的称号。曾加入校辩论队等组织,担任过潜能副导师、校辩论队队长等多种职务。参加多项国家级、省级比赛,在港中大和敦煌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学术项目中,斩获大中华地区青年教育中心颁发的荣誉证书。
打破常规,突破自我,才是真正的开始。
在填报志愿时,作为理科生的周璇被家人建议选择偏理科一些的专业,但她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璇说道:“无论是高中选文理科,还是大学选专业,我一直都是兴趣优先。”相比高中稍显枯燥的理科知识,语文蕴含了投射日常生活、启发大脑思考的哲理性内容。带着对汉语言文学的期待,周璇最终成为文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她表示,如果没有被文华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或许她现在会是一个大四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过她还是十分庆幸能够来到这里,认识了那么多帮助她成长的人。
在系统性地接受文学课程前,周璇对古代文学的内容会更感兴趣。但在真正开始学习这些文学内容后,她又有不一样的体会。周璇说道:“专业课程的每一位老师都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教学方式和风格,他们这些不同的授课方式为每一门课增添了不同的色彩,使得各有魅力,所以后来我觉得所有的文学课程我都很喜欢。”
刚入学的周璇一开始的目标并没有这么具体和远大,只是觉得要学好专业课,考进专业前百分之五。“我当时觉得大家都很厉害,我各方面和大家相比都还有所欠缺,所以就想尽力上好每一节课,争取排名高一点。”
不畏挫折,笃行不怠,开启漫长的征程。
在成长路上,辅导员一直陪伴她前行。周璇的导员霍菲菲同志,给予她莫大的帮助。周璇自己认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果断、执行力很强的人,她很需要来自他人的鼓励或者肯定,才能够有信心去做一件事。她参加过很多的答辩,认识很多优秀的、出类拔萃的人,经常会觉得自己会被刷掉。也正是霍菲菲同志鼓励周璇参加国奖答辩,才有了今天的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周璇。
“现在回看忙碌的日子确实是安排的比较满,但收获也颇多。”她提到,她自己并不是一个喜欢闲下来的人,所以在自己可承受范围内去接触了很多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委员,周璇的沟通、总结能力得到锻炼;作为校辩论队队长,周璇的精神世界得到满足;作为潜能副导师,周璇的责任感敦促她前行。多重身份加持的她并没有感到很累,因为她做的每一件事对自己都是有意义的。周璇坦言,她很享受自己沉浸在不同的状态和身份里,正是这些不同的状态和身份组成了更好的自己。
在谈及潜能副导师制度时,周璇颇有感触。她发自内心地感叹这种潜能副导师制度对新生很有帮助,于是在大三阶段,不那么忙碌的周璇也参与竞选并成功担任了潜能副导师。在她看来,这个过程看似是自己为新生们提供了帮助,其实反过来,肩负的责任也时刻敦促她前行。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开启崭新的篇章。
日常生活中党员们活跃的身影是周璇对于党员的最初印象,在她看来,善意是可以被传递的。在大一时,周璇便确定了入党的决心。然而她的入党历程也并非一帆风顺,考入党校并不轻松,在这一过程中,她能时刻放平心态,尽量把每件事做好,这就是对自己选择的最好答复。周璇表示,在戴上党徽的那一刻起,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她也深刻地认为党员带来的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有党员肩负的责任。这也是她成功斩获国家奖学金的重要因素。
国家奖学金是本科阶段最高的奖项。周璇第一次了解到国奖答辩是在大二,她调侃道:“当时的我十分震撼,每一位答辩人都有如此丰富的经历,这也让我对这一项奖项有了很多的好奇。”后来大三的周璇在得知国奖答辩通知时,对自己是否参加犹豫不决。在辅导员霍菲菲同志的鼓励和肯定下,她最终参与了学部预答辩。在得知自己当选时,周璇惊喜交加,为了后续正式答辩,周璇多次修改答辩资料,多次撰写答辩稿。当她真正站在国奖答辩现场时,所有的努力都会聚在一起,水到渠成,她成功斩获国家奖学金。
对比刚入学时的自己,周璇表示,收获是难以言喻的,她说道:“外在的收获是各类奖项、身份,但其实对我来说真正可贵的是为这些奖项和身份付出的时间和努力,以及学到的技能,这些内在的收获融入骨血,与我密不可分。”在她看来,大学阶段还是要敢于突破自己,才能有所收获。
现阶段,周璇考研初试成绩已经揭晓,现在在着手准备复试,日后她或许还会找工作。对于自己的努力,她更多看重成长的过程,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不给自己设限,这就是最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