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5-05-14 发布人:管理员 访问次数:
人文记者团讯:(文字记者 傅远谋) “能够帮助别人的这种感觉真好,像有魔力一样,让我很快乐。”14新闻专业的张兰向记者描绘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时这样说道。
大一上半学期的时候,张兰第一次接触志愿者活动,她来到了一家名叫“星光”的敬老院。“由于我是学校文新社新闻部的一员,接到部门外采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任务,我就跟着他们一块去了。”张兰回忆说,敬老院里的老人们看上去真的很可怜,他们有的孤苦无依,有的还生着病,于是,她也顾不得完成部门的外采任务便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队伍中去。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很挑剔的老人,她需要人帮她缝掉了线的裤子,可是她唯独选中我。”张兰说,在她很细致的将老人的裤子缝好之后,老人拿出了她珍藏着的手抄歌词本教她唱歌。“虽然歌曲很老,可是和老人唱完后看着她开心的面庞,心里也不自觉的被她带动了。”第一次的志愿者活动仿佛让张兰找到了“归属感”。
又一个机会,张兰和同伴们来到了一家自闭症儿童院。院里的孩子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他们不与陌生人讲话,也不笑。“我没有因为他们不和我交流就放弃。”张兰向记者说,她拿出本子,教这些小朋友们写字,并且同他们一块玩拍手游戏,还教他们唱歌。渐渐的,这些不和她说话的小朋友们开始说话了,不笑的也开始露出了牙齿。看到这些,张兰说:“我真的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果然没有白费,只要用心了,这些可爱的小天使们一定会敞开心扉接受我的。”之后,张兰又去了三次自闭症儿童院。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前些日子帮助我们班班长而举办的义卖报纸的志愿者活动。”张兰说,由于是朝夕相处的同班同学,心里那份责任感更加强烈一些。在义卖的过程中,有些人质疑她,让她出示身份证明,有些人不耐烦,直接问她要多少钱......面对这些困难辛酸,张兰都选择笑着面对。她耐心地向人解释情况,说明原因。“有一位运货的叔叔,在得知我们是在义卖报纸后,不仅用五块钱买了一份,还送给我们一袋零食,当时就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张兰接受采访时说道。
作为“人文好榜样”,张兰认为榜样的作用是“带领”,如果自己的行为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志愿者的队伍中来,便体现了榜样的价值。“这个世界其实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冷酷,只要你有一双充满爱的眼睛,只要你愿意去参与,这个世界一定是温暖的。”